欧美午夜久久久久久|亚洲男同gv片在线观看|乡下人产国偷v产偷v自拍|日本在线免费小视频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女性 > 正文

    下一站,瑰葭路(歸家路)!

    來源:央視新聞2023-09-07 17:15:02

    大英博物館近期被曝約2000件館藏文物“不翼而飛”,其中一部分甚至被掛到網(wǎng)上低價出售。

    社交媒體上,“請大英博物館無償歸還中國文物”的話題引發(fā)熱議。一部自媒體博主拍攝的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火了,短劇講述了在大英博物館中的一盞玉壺出逃尋鄉(xiāng)的故事。

    5日,這個短劇迎來大結局。有網(wǎng)友看后動情地寫下:“瑰葭路=歸家路,總有一天,流落在外的中國文物,會風風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資料圖】

    網(wǎng)友評論↓

    “這次創(chuàng)作是爭口氣”

    這部短劇的主創(chuàng)夏天(飾演“小玉壺”)告訴記者,拍攝《逃出大英博物館》的靈感來自今年年初網(wǎng)友評論里的一句話:“逃出大英博物館?!?/p>

    主創(chuàng)煎餅(飾演“記者張永安”)說,“如果文物會說話,如果思念有聲音,劇中的那句‘回國’一定是共同的呼喚。這次創(chuàng)作是承諾,也是自媒體人的熱忱,更是中國人骨子里的爭口氣!”

    《逃出大英博物館》一共三集,每集不超過10分鐘,但劇中的諸多小細節(jié)讓人動容。

    “家人,我在外面流浪很久了。”“只要遇到家人,我就安全啦!”“小玉壺”為何總是強調“家人”?

    黑眼睛、黃皮膚,家人就是血脈相連的人。流失在海外的每一件中國文物,也是最親的家人,承載著泱泱華夏的文明故事。

    為什么“小玉壺”的臉是臟兮兮的,還驚奇于“這么大柜子只睡兩個人啊”?

    大英博物館內的很多中國文物在陳展時擠在一起,沒有名字,只有編號。

    有的沒有保護罩,任由游客觸摸。還有不少中國文物被切割,一條條裂縫讓人看了心疼。

    大英博物館,中國明代琉璃磚

    大英博物館,中國宋代木雕觀音

    為何選擇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作為主角?夏天說,“小玉壺”的原型并非古文物,它是由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蘇州玉雕)代表性傳承人俞挺于2011年創(chuàng)作,2017年被大英博物館購藏。

    “‘小玉壺’的來路和年代最清晰。去英國是為了證明中國的玉雕技藝并沒有失傳,推廣中國文化。引用網(wǎng)友的話,她是‘清清白白’的,記得回家的路。”

    大英博物館里的中國文物

    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tǒng)計,在全球47國,200多家博物館里,存放的中國文物至少有164萬件。而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000多件,長期陳列的有2000余件。

    大英博物館,西周獸面紋簋

    大英博物館,明代河北清涼寺壁畫

    其中,很多文物都是絕世珍藏。所謂的大英博物館十大鎮(zhèn)館之寶,就有3件來自中國,分別是《女史箴圖》、敦煌壁畫和大維德花瓶。

    大英博物館,《女史箴圖》,圖自網(wǎng)友@cheungalanna

    大英博物館,大維德花瓶

    目前,30號展廳正在展出中國晚清時期的展品。

    大英博物館正在展出的中國特展:“晚清百態(tài)”

    大英博物館,清代嘉慶十二章紋龍袍

    大英博物館,慈禧太后的孔雀牡丹紋襯衣

    大英博物館,清代的發(fā)簪和頭飾

    不少中國游客初見這些文物,心里會產(chǎn)生一種民族自豪,但隨著參觀的深入,這份自豪又被悲憤與心痛擊中……

    網(wǎng)友@升級打怪的ss

    網(wǎng)友@Crystal

    文物最佳的歸屬是回到故土

    過去數(shù)十年間,許多曾被英國殖民或侵略的國家都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非法所得的本國文物,但大英博物館經(jīng)常用“英國保護外國文物”的借口為自己的不當行徑正名。

    近期的失竊丑聞被曝出后,有記者在聯(lián)合國犀利提問:大英博物館被曝丟了2000多件文物,既然管不好,那是否應該還給文物來源國?

    文物是文明的印記

    它們的最佳歸屬是回到故土

    愿流落在外的文物能夠早日回家

    關鍵詞:

    最近更新